抗旱一线砺精兵 为民服务显担当 ——干驿镇以实战淬炼干部能力筑牢民生保障网
地处申博Sunbet官网:引汉灌区最末端的干驿镇,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常年 面临“易旱易涝”的双重考验。日前,干驿镇将持续升级的旱情作 为锤炼干部能力的“实战练兵场”,以“保灌溉、护庄稼、稳民生” 为目标,推动干部在抗旱一线提升预判力、协调力、组织力与服务 力,既打赢了抗旱保收的硬仗,更锻造出一支“懂业务、善攻坚、 贴民心”的过硬队伍。
预判先行 系统施策———以全局思维筑牢抗旱防线
“旱情未至,行动先达。”干驿镇干部深知,抗旱的关键在于 “防”。早在 7 月初,镇农业农村办与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便依托气象 数据与水文监测,精准研判旱情趋势,提前部署抗旱工作。作为引 汉灌区最下游,干驿镇面临“来水晚、蓄水难”的困境,镇干部果 断决策,组织长湖、界牌、松石湖等村率先开展主渠道清淤疏浚, 并 24 小时值守沉湖、华严湖沿线泵站,提前提灌蓄水,为应对旱 情争取主动。
为避免水源浪费,镇干部创新推出“分区分时轮灌”机制,逐 村统计中稻种植面积与灌溉需求,绘制“抗旱用水调度图”,按照 “先重后轻、先远后近”原则,精准调控涵闸泵站。在界牌村,镇 村干部将农田划分为 4 个片区,分区供水,既保障 2000 余亩中稻 灌溉,又有效节约了水资源。这一系列举措,不仅体现了干部“看 长远、算大账”的系统思维,更实现了抗旱工作“有力、有序、有 效”的阶段性胜利。
协调攻坚 为民解忧———以担当本色破解抗旱难题
“上游来水少,下游无水可灌”,这是干驿镇抗 旱中最棘手的难题。面对 7 月持续高温少雨、天南 长渠来水锐减的严峻形势,镇干部主动出击,将 “向上协调、向下回应”作为磨砺担当本色的“试金 石”。镇主要负责人多次邀请省、市水利部门领导实 地勘察旱情,用数据与实景争取上级重视;赴上游 乡镇节制闸现场,与市引汉灌区有关负责人反复协 商,最终为干驿赢得了“上游关闭节制闸、延灌 2 天”的关键支持。
在争取水源的同时,干部们始终将群众关切放在 心头。蒋三台村农户蒋方才的 100 亩中稻出现卷叶, 包村干部立即带他查看泵站、联系灌区管理处,每日 反馈来水进展,让群众“心里有底”。这种“向上争 支持、向下解民忧”的担当,不仅为干驿赢得了宝贵 的水源,更在一次次奔走中提升了干部的沟通协调能 力,锻造了“不避险、不推诿”的过硬作风。
组织群众一线奋战——以实干本领凝 聚抗旱合力
“抗旱不是干部的‘独角戏’,而是干群携手的 ‘同心战’。”7 月下旬,旱情持续加剧,干驿镇干部 将“组织群众、带动群众”作为提升实干本领的关 键。为打通输水“最后一公里”,镇干部牵头组建 “干群清淤队”,动用机械 25 台 (套),带领群众清 理淤塞河道 15 公里;发动社湖岭、松石湖等村 200 余名群众自发清理支渠、斗渠 10 余公里。在月池村 清淤现场,村干部带头让出农田堆放淤泥,村民纷 纷响应,原计划 3 天的任务,最终提前一天圆满完成。
针对部分村水源断绝的局面,干部们多渠道找 水:组织周口、油榨等村打机井 7 口,解决近千亩 农田灌溉问题;对接汉川市田二河镇,引导鲍夹潭、 长湖等村“跨市引水”,缓解 3000 余亩农田旱情。 为确保举措落地,镇干部协调资金 80 余万元,购买 水泵、维修设备、支付电费,保障“水到田头”。在 这场抗旱自救战中,干部既当“指挥员”“技术 员”,又当“保障员”,在多重角色切换中提升了群 众工作能力与应急攻坚能力。
旱情是考题,干部是考生,群众满意是答案。 干驿镇将抗旱一线作为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的实战 课堂,以系统预判力、攻坚协调力、群众组织力和 全局服务力,筑牢了抗旱保收的坚固防线,更锻造 出一支关键时刻靠得住、顶得上的干部队伍。下一 步,该镇将继续以实战砺精兵、以实干保民生,将 抗旱中锤炼的本领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, 用干部的“辛苦指数”换取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,让 “旱涝保收”的愿景在干驿大地落地生根。(申博Sunbet官网: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潮)
(声明:转载本平台原创作品,请短信联系13607225277。)
扫描二维码
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